在市内越秀区的街巷之中,
有一片静谧的文化胜地——
五羊仙观与南粤先贤馆,
正悄然描摹出羊城溯源的小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前者以神话为舟,
载着“五羊衔穗”的动人故事,
“一观一楼一仙迹”铭记着最初那份“授人以渔”的慷慨与恩泽。
后者以史为镜,
镌刻56位南粤先贤的精神丰碑,
在古观相连的“一馆一阁一林苑”书写着“传道授业”的求索与奉献。
二者交织成一幅跨越时空的画卷,
将广州的仙踪传说、历史烟云与当代精神凝练于此。
红墙青瓦间,五位仙人的传说在此永驻;
古今交汇处,南粤先贤的精神在此传承;
从赐予谷种到播散智慧的种子,
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育人接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仙踪寻迹,探访羊城之源
广州素有“羊城”“穗城”之别称,
其渊源藏在一处被誉为“羊城祖庙”的古观,
其依越秀山余脉而建,坐北朝南,
沿中轴线分布着头门、后殿、岭南第一楼等重要建筑。
入口处的石牌坊上,
“五羊仙迹”的题匾赫然在目。
@小编:
相传周夷王时期,五位仙人骑着口衔稻穗的五色仙羊降临楚庭(广州古称),将稻穗赠予先民,并祝福此地“永无荒饥”,遗下五羊化为石头。观内《广州重修五仙祠记》碑是现存最早记录五羊传说的实物史料。
观门两侧矗立着一对用火山岩雕凿而成的明石刻麒麟,
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
其表面已被时光打磨得光滑温润,
却仍显露出独特而神秘的气息。
观内见参天古木掩映着红墙青瓦,
斑驳的树影在古老的石阶上摇曳,
仿佛在低语着千年的故事。
后殿是广州现存最完整的明代木构建筑之一,
为明嘉靖年间(1537年)重建,
作为供奉神像的主殿,
正中五仙塑像生动再现“五仙骑羊赠穗”的场景。
建筑采用绿琉璃瓦重檐歇山顶,
面阔三间12米,进深三间8米,
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
主要梁柱保留着明代以百年的岁月痕迹,
让人不禁驻足,想象当年工匠的匠心独运。
@小编:
“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是宋代建筑中一种典型的梁架结构形式。这种结构主要用于殿堂式或厅堂式建筑,体现了宋代木构建筑的精妙技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后殿之后巍然屹立着岭南第一楼(又称禁钟楼),
这是一座明洪武七年(1374年)始建的城楼式建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楼中悬挂着一口巨型青铜钟,
钟身铸有精美的纹饰和铭文,
虽历经沧桑,仍显庄严威武。
据说每次敲响必因灾异,
无事禁止撞钟,
故被称为“禁钟”。
东侧的“仙人拇迹”更添神秘色彩,
古人深信这是仙人飞升时留下的足迹而为之膜拜,
实为远古珠江洪水期的流水冲蚀痕迹,
见证着羊城的地理变迁。
这座坐落于繁华的现代都市之中的五仙古观,
与热闹的北京路步行街仅咫尺之遥,
却自有一番古朴静谧的气韵。
院内苍劲的古榕、潺潺的流水、斑驳的红墙,
每一处景致都在守护与传承着羊城起源和历史。
而与之毗邻的南粤先贤馆,
则将为我们真切地展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铸就了岭南精神的先贤风采。
古贤铸魂,从岭南奠基到名臣辈出
南越先贤则是现实中造福国家、民族、岭南的引领者。
他们的步履遍布南粤每一个脚步,
等待着与每一位来访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
漫步在先贤馆的古代展区,
这里安放着从秦汉至明清26位先贤的灵魂印记,
他们用毕生心血浇灌出岭南文明的参天大树。
赵佗塑像巍然屹立于开篇,
这位南越国创建者推行“和辑百越”政策,
促进汉越融合,
为岭南注入了第一个文明的高光时刻。
杨孚所著《南裔异物志》与葛洪的《肘后方》
静静陈列在展柜中,
一位开创了岭南学术的先河,
一位在罗浮山开创了道教南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冼夫人的戎装在金漆的描绘下熠熠生辉,
纪念着这位岭南各族共尊的“圣母”。
陈文玉治水患、兴文教造福雷州被尊为“雷祖”,
精神化作信仰在雷州半岛的香火中绵延。
惠能本是岭南新州一介樵夫,
却在光孝寺的菩提古树下,
以“菩提非树,明镜非台”的偈语,
从此将南派禅宗如珠江潮涌,
劈开千年佛学的沉沉雾霭。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包拯在端州(今肇庆)为官清廉的故事传诵至今,
余靖辅佐范仲淹推行新政的奏疏墨迹犹存。
苏轼谪居惠州时留下的“日啖荔枝三百颗”,
现在仍是岭南佳果最动人的宣传语。
明清先贤亦是群星璀璨:
袁崇焕的忠贞报国、阮元创办学海堂的远见.......
共同绘就了岭南思想文化的壮丽图卷。
陈恭尹的诗词、屈大均的著作......
无不彰显着岭南文脉的生生不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些古代先贤,
如同岭南文明长河中的明灯,
照亮了历史的夜空。
他们开拓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特质,
为岭南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也为近代岭南儿女的奋起积蓄了磅礴力量。
当我们站在先贤馆的明镜台前,
望着这些先贤的塑像,
仿佛能听见历史的脚步声正由远及近,
引领我们走向那个风起云涌的近代时空。
破浪长歌:岭南精神的时代华章
这是一个民族危亡与复兴交织的时代,
也是一个岭南精神大放异彩的时代。
这里没有虚化的英雄符号,
只有血肉与炮火铸就的丰碑。
林则徐目光如炬,昂首而立,
发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铿锵誓言;
身旁的关天培则按剑而立,甲胄在身,
眉宇间透着视死如归的坚毅。
两位鸦片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
正以其巍然屹立之姿,
将我们带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救亡图存年代,
用生命给岭南热土留下“敢为人先、舍生取义”的品格。
洋务运动的先驱们亦在书写实业救国的篇章,
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书院蓝图徐徐展开,
丁日昌主持建立的江南制造局图纸静静陈列,
他们践行“经世致用”的理念开近代工业之先河。
当你顺着邓世昌手中望远镜望向远方,
黄海海面早已没有侵略的战舰与惊涛海浪。
丘逢甲的《离台诗》写下“四百万人同一哭”的爱国诗句,
晚清抗击外敌的硝烟仿佛依旧弥漫在今人的心中。
容闳将西方现代教育体系引入南海之滨,
居廉、居巢则用撞水与撞粉在宣纸上绘就岭南画派,
文化与教育的力量正在他们笔下交相辉映。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詹天佑的京张铁路设计图展现着技术报国的理想,
冯如飞机模型从手稿中跃然腾空,将蓝天的梦想悄然播种。
他们共同诠释着岭南人“开风气之先”的文化自信。
梁启超的《时务报》、郑观应的《盛世危言》......
这些来自岭南的呼声荡漾在近代思想启蒙的历程中,
彰显着岭南人“敢想敢言、勇于创新”的精神特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辛亥革命的浪潮中,
我们走向展览的尾声,
亦看见中华民族复兴伟大征程的序幕。
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的题词,
朱执信等革命志士的手稿遗物,
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30位近代先贤,
如同暗夜中的明星照亮了民族前行的道路。
其所体现的敢为人先、务实创新、爱国奉献的岭南之魂,
不仅属于那个时代,
更穿越时空成为今日岭南儿女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
@小编:
羊城溯源之旅小贴士来啦~
NO.001
五仙观、南粤先贤馆均为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下辖场馆,向公众实行免预约入馆。如遇瞬时参观人数较多,可能将采取限流措施。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团体预约:
团体参观(10人及以上)需提前2-7天预约,请务必先致电沟通。
联系电话:020-83323508(五仙观、南粤先贤馆)
☑免费定时讲解服务:
南粤先贤馆逢周二至周日上午10:00提供免费定时讲解服务。
NO.002
五仙观、南粤先贤馆参观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233号
公共交通到达方式:
公交:乘坐3、6、66、82、124、217、541路公交到省医门诊部站
地铁:地铁1、2号线公园前站
站在越秀山巅回望,
羊城文脉从未断裂。
它从五仙赐穗的传说里抽枝,
在古代先贤的智慧中拔节,
终由近代先贤接引为通天火把。
而今这火种正传至吾等:
在少年轻念先贤格言与故事的朗读声里,
在老人向孙辈讲述五仙传说的榕树下。
在奔流不息的文明长河中,
我们,都是这里最新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