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的发展历程中,流花街道的商贸基因始终闪耀。回溯1957年,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在流花敲响开场锣,随之服装批发产业在这里萌芽、壮大,发展为华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服装批发集散地,逐步汇聚了白马服装市场、红棉国际服装城等20多家服装专业市场,成为中外贸易交流的重要窗口,每天数以万计的国内外客商在此穿梭。
如今,在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的浪潮下,流花街道主动求变,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大抓产业发展,推动传统服装批发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品牌化转型,积极探索数字贸易之路,加快向“消费+时尚”双中心迈进,开启一场“破茧成蝶”的产业升级之路。
焕新赋能,传统市场变身“时尚生态枢纽”
说起流花商圈,“老字号”白马服装市场是绕不开的标杆。这里曾是传统服装批发模式的典型代表,如今已焕然一新。
走进改造后的白马服装市场,你会发现这里早已不是印象中的“格子铺档口”。商场内部环境全面优化、空间布局更加通透、商家和消费者体验大幅提升,原创设计基地、品牌展示中心、消费体验区融为一体。如今,这里聚集了超600家国内外设计师原创品牌,占总量的90%,真正实现了从“卖货场”到“时尚策源地”的转变。
数字化转型更是这场变革的核心亮点。市场自主研发的“白马智选”平台,不仅让商家通过线上直播、社群运营等方式精准链接采购商,平台上线以来,已吸引超300家品牌入驻,平台曝光量达22万次。联动工商银行开发“白马支付”系统,大大提高资金流转效率,累计服务商户560家,交易额约5亿元。
“改造后,我们的店面成了品牌展厅,再也不用守着档口吆喝,小程序一点,订单就来了。”白马商户的感慨正是流花商圈焕新活力的生动体现。
试点引领,小商户轻松“卖全球”
“以前我们小商户想做外贸没有渠道,现在通过‘1039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让我们小商户也能低成本高效率做外贸了,今年出口额翻了一倍!”流花批发服装市场商户陈先生的喜悦,源于一项惠及中小微企业的贸易试点政策。
该模式通过解决中小微企业多品种、小批量商品的出口合规问题,为商户搭建起通往国际市场的便捷通道。
流花服装批发市场借助该试点拓展的契机,建设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引入银行、律师、会计等专业机构,为商户提供交易、物流、报关、收结汇等一站式服务,同时搭建了具备展示推广、在线洽谈、电子签约、跨境支付对接等全流程服务的垂直类跨境服饰电商平台LIUHUAMALL.COM,形成“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综服”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成为越秀区首批外贸综合服务基地、越秀区首个“星火计划”数字赋能服务站。
截至目前,全区50%的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流花批发服装市场、新大地服装城、金祥内衣城)落地流花街道,依托“1039”模式实现服装出口贸易额持续攀升,目前纳入备案商户超500家,2023年以来市场采购交易额超3亿元人民币,有力推动了辖区服装产业从“内销为主”迈向“内外贸双循环”。
以“展”聚力,服装节升级“湾区时装周”
广州火车站作为广州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交通枢纽,三十年来持续为流花服装商圈注入人流、物流与信息流,奠定了中国第一展——广交会选址于此的先天优势。尽管广交会已迁址,但流花的会展基因从未改变,仍稳居全球服装批发贸易的核心地位,在这里举办的中国流花国际服装节依然是中国服装行业的盛事。
历经近三十载耕耘发展,中国流花国际服装节已从促进外贸服装交易转型为原创设计与高端展贸的平台。2025年,这一盛会更是破界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时尚周”,以“湾区联动、商圈协同、跨界融合”为核心理念,创新构建“会+展+秀”三位一体模式,打造集时尚发布、商贸对接、趋势解读、联盟共建于一体的高端产业平台。
活动中成立的“大湾区买手供采合作联盟”,将借助港澳的国际化平台优势,整合湾区时尚资源,推动买手与供应链深度融合。技术赋能也在此次盛会中成为亮点,依托“白马智选”小程序,服装节首次实现“即秀即买”功能,打破传统批发市场“展示与交易分离”的边界。
“流花的服装越来越有国际范儿,逛展体验也越来越高端了!”采购外商们的点赞道出了这场时尚盛事的影响力,“中国服装看广州,广州服装看流花”的传承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从“广交会摇篮”到“数字贸易高地”,流花街道以“百千万工程”为引擎,不断激发产业新动能。在这里,每一件服装都承载着转型的故事,每一栋楼宇都跳动着创新的脉搏。未来,流花将继续以设计为笔、以数字为墨,让千年商都的商贸基因转化为时尚设计、智能展贸、跨境服务等新质生产力,为广州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流花动能”。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