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社会组织平台(广州标杆发展座谈会)欢迎您!
头条  >  其他  >  杨云霞:大湾区港澳企业家协会副主席、柴湾妇女联会副秘书长
杨云霞:大湾区港澳企业家协会副主席、柴湾妇女联会副秘书长
7 小时前   浏览:219   来源:广州标杆发布



人物简介


杨云霞女士,民政事务总署东区环泰分区委员会委员、大湾区港澳企业家协会副主席、香港台湾商会司库、湾仔中西区工商业联合会青年委员会司库、香港福建泉州社团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柴湾妇女联会副秘书长。




2004年,正值豆蔻年华的杨云霞女士

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回流香港正式定居

并在成长中收获了来自社区与学校的暖暖关怀

这份温暖让她对基层群体生出一份天然的共情与牵挂

促使她热忱地区义工工作、服务街坊近二十载

作为爱国爱港社团的积极分子,深受服务他人的精神影响

如今,已在金融保险行业深耕八年的她

始终用行动践行着那份朴素信念

以正气影响更多人,将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让生命影响生命


1


从基层走来,向基层走去


杨云霞女士,是社区服务领域当之无愧的青年楷模。她身兼民政事务总署东区环泰分区委员会委员、柴湾妇女联会副秘书长、香港泉州社团联会青委副主任、香港台湾商会司库、翠湾关爱队成员等多项职务,在不同岗位上为社区发展倾注热忱。而这份深耕基层、扎根服务的执著与担当,最初的萌芽,正是源自她在成长路上收获的那些温暖馈赠。


杨云霞女士出席香港台湾商会就职典礼时接受委任状


“我是最早一批‘双非’儿童,13岁开始正式定居香港,那时父母都在福建,我独自一人在港生活。”租房、上学,生活上的种种琐事,皆由当时还年少的杨云霞女士自己打理,“那时我住在东区柴湾,就读于福建中学。在校期间,我担任过班长,科代表,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并在课余活跃于社区服务中,在实践中领悟‘联结’的意义。这是一所充满爱国爱港情怀的学校,在浓厚的家国氛围熏陶下,我从未错过学校每学期组织的内地交流团、寻根之旅——那些走进祖国大地的经历,让我对根与魂有了更深的领悟。”


这段独特的成长岁月,让杨云霞女士淬炼出坚韧、独立的性格,同时更让她深刻地感受到了来自社区、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而这些曾照亮她前行的善意,如今已化为她温暖他人的力量。


杨云霞女士出席香港泉州社团联会就职典礼时合影


正因如此,杨云霞女士在步入社会以后,正式拉开了服务社区的序幕,活跃在不同的团体中,与街坊同行,与社区一起进步。“我们团队每年都会举办各类大型的社区活动,其中前两年在柴湾的一场活动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当时,我们带着团队深入社区,从无到有地筹备:一边联络赞助商募集款项,一边组织募捐物资,还精心编排了丰富的节目。作为活动的主要负责人,看着社区的公公婆婆们在活动中真切感受到企业对长者的关怀,那份温暖与成就感让我至今难忘。”


中学时代就加入香港升旗队总会的杨云霞女士有着一份浓烈的爱国爱港情


如今,她在多个爱国爱港社团担任职务,从秘书到副秘书长,角色在变,但服务的初心未改。“早年建设香港的老人家们,是这座城市的功臣,他们值得被尊敬、被关爱。”她常带着团队走进社区,搞生日会、办联谊活动,用系统化的服务打破邻里间的疏离感。


2


青年传承:让社区力量生生不息


2022年,在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期间,物资匮乏、人心紧张的艰难困境,让杨云霞女士对“家国”与“社区”有了更鲜活的认知。


杨云霞女士出席香港泉州丰泽同乡总会活动时与家人合影


“那时,我真的清晰感受到国家的支持是实实在在的,需要什么就供应什么,源源不断的物资运到香港,让人感到特别温暖。”作为坚定的爱国爱港人士,她始终心系社群。通过东区柴湾妇女联会等社团平台,她积极参与国家支援物资的传递工作,将这份饱含深情的关怀送到每位会员手中,让大家真切感受到祖国的温暖与力量。


杨云霞女士指出,突如其来的疫情,也暴露了社区的短板:“大家的边界感都很强,独来独往惯了,既不懂得求救,也缺乏信息互通的渠道,导致很多本可避免的困境出现。”这让她更加坚定了参与社区工作的决心。在她看来,社区力量的核心在于“连接”,即打破隔阂,建立信任,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杨云霞女士团队参加AIA大型活动时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在社区服务中,杨云霞女士非常重视青年力量。“老前辈经验丰富但体力不足,年轻人有活力却缺乏参与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她敏锐地察觉到代际衔接的重要性。作为香港福建泉州社团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她致力于组织青年活动,并搭建交流平台,帮助青年找到归属感;同时带领青年参与社区服务,从协助会议流程到分发物资,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社区”二字的重量。


香港暴发疫情期间,杨云霞女士组织公司同事们参加大型社区关爱活动


“很多香港年轻人对内地有信息隔离,甚至心怀抗拒,其实是因为接触太少。”为此,杨云霞女士计划组织更多两地交流活动,让香港年轻人“先接触内地,再了解内地,相信他们认识多了,慢慢就会喜欢”。而且,在她看来,青年人应成为社会的参与者,他们是这座城市的主人,而不是旁观者。“哪怕只是多走一步,多了解一点自己居住的社区,都是改变的开始”。


杨云霞女士于关爱队中组织全民国安教育嘉年华活动时合影


这一点,在她的身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今年刚搬入新居,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梳理社区文化、区议员信息和便民服务,这份“习惯性关注”正是她想传递给年轻人的态度。“我在东区长大,现在虽然不住在那里,每周还是会回去看看,街坊们看着我长大,这份情怀是根。”


3


平衡之道:事业、社区与家庭的共生


“另一方面,在大学时,我攻读的是工商管理学系,这让我更关注时事、经济及社会发展,也留意到身边的街坊缺乏基础的理财知识与风险管理意识,常常在信息浪潮中迷失方向,人云亦云。香港生活节奏快,大家每天都忙碌在工作和家庭中,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规划,因此,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她立志要全方位为社区服务,“以人为本,服务他人”。


2010年,杨云霞女士出席香港青年服务团服务证书颁发仪式时合影


带着这份初心,杨云霞女士加入了如今的保险团队。从保险业务起步,在2017年便参与组建家族办公室。“金融不只是赚钱的工具,更是帮人规划生活的途径。”由此可见,她的职业轨迹亦始终与“服务”二字紧密相连。从事保险至今八年,她服务超过300个家庭。其中一个事例令她印象最深刻:她为一个客户从头到尾跟进重疾和医疗的理赔服务,大约一个星期收到公司过百万港元的理赔支票,当她把支票送到客户手上时,她的客户一家人都很感谢并拥抱了她,因为客户作为家庭经济之柱,未来都能安心治疗及休养。那一刻保险的意义被具象化,她不仅感受到客户对家人满满的爱和责任,还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和使命。在利他的服务心态下,她的客户由香港群体扩张到内地,而内地客户多由朋友引荐而来。


杨云霞女士参加环泰分区委员会活动时合影


颇为奇妙的是,杨云霞女士的姻缘也与她投身的社会工作紧密相连。“在香港福建泉州社团联会,我结识了我的先生,他当时担任青委主任,正致力于凝聚福建籍香港青年的力量。”在并肩服务社群的过程中,两人因共同的信念与热忱相知相惜,最终携手步入婚姻殿堂。这份特殊的缘分,也让他们对家乡社团怀有一份格外深厚的情感。“接下来,我们会组织更多的青年活动,让年轻人对家乡有更强的归属感,对社会有使命感。”


杨云霞女士参加福建中学校友会(小西湾分会)活动时合影


如今的杨云霞女士,身份更加多元:金融从业者、社团骨干、新婚妻子。每天的时间被细致地分配给事业、社区服务与家庭,即便近年事业繁忙,她也从未停下脚步。谈及未来,她眼中闪烁着对今后的美好期待:一方面要继续推动社区与社团的联动,让青年力量真正扎根社区;另一方面,也期待着家庭新生命的到来,“让生命更加完整”。


杨云霞女士在香港公开大学毕业时合影


从13岁独自闯港的青涩少女,到如今在社区中发光发热的中坚力量,以及成为在事业方面展现女性风采的榜样,杨云霞女士的故事印证着一个朴素的道理:那些在成长中收获的温暖,终将化为照亮他人的光。而这份光,正透过社区的点滴,成为香港这座城市最动人的温度。

头条号
广州标杆发布
介绍
广州社会组织平台(广州标杆发展座谈会)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