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府文化产业平台(社会组织顾问平台A站)!
头条  >  社会头条  >  冷艳君 | 烤匠麻辣烤鱼:用品牌带动品类,在擅长的领域做深、做透!
冷艳君 | 烤匠麻辣烤鱼:用品牌带动品类,在擅长的领域做深、做透!
10 小时前   浏览:159   来源:广府头条

近日,烤匠麻辣烤鱼在北京开出第三家门店,全国第74家门店。自烤匠去年在北京开店以来,门店持续火爆。而在烤匠的“大本营”——四川、重庆,不少门店人气长红,自2013年品牌创立以来,门店前经常排起长队甚至有外地游客专程赶去品尝。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创始人冷艳君早年学的是工艺美术,毕业后从事广告行业,6年后辞职跨干起了饮。


起初,冷艳君和丈夫在街边开了一家夫妻店做麻辣香锅。从一家店发展到几家店,再到创立烤匠品牌,如今她已从事餐饮20年。这一路,她并非一帆风顺,也曾亏损踩了不少坑。

她有怎样的创业故事?店面爆火的背后有怎样的经营理念?最实用的方法论是什么?央视《聊企来》专访烤匠创始人冷艳君,一起来看她的故事与思考。



首要关键词——“聚焦”

在川渝11年积累品牌势能

聊企来:目前,烤匠的营收、翻台率、复购率等在行业内是一个什么水平?
冷艳君我们统计过这样几个指标,烤匠在北京每天的翻台率能达到10轮左右,高的时候能达到12轮。在成都,我们也连续多年保持着高翻台率,2025年第一季度复购率达到15.88%,这些指标在行业里都算是不错的水平。过去十年,我们在川渝营收始终是正向增长,目前烤匠的会员有600万。
聊企来:从创始人的角度来看,你觉得消费者为什么会花这么长时间排队吃烤匠?
冷艳君作为创始人,我非常感谢顾客的支持。烤匠2013年诞生于成都,一直以来在川渝就很火爆。去年开了北京首店后,我们做了复盘,主要还是我们在川渝深耕了11年。11年的品牌了,不是说走到北京一下子才火的。
这11年积累了什么?第一,最重要的就是积累了老顾客,老顾客占比能达到60%。第二积累的是我们在川渝的势能,就是品牌认知。“聚焦”是核心,我们前11年不仅聚焦麻辣烤鱼,还聚焦了地域,这是烤匠在北京开店后火爆的一个重要前提。
聊企来:门店排队时间非常长,甚至出现了黄牛倒号的情况,对此你怎么看?
冷艳君:还是非常感谢顾客的支持,也为顾客等位时间长的情况表示歉意。对于提升菜品、改善就餐环境,尤其是排队、黄牛等问题,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改进和提升,专门开发出了排号的小程序,防止黄牛,让到店的客人减少等待时间。我们努力做到最好,争取不要让大家失望。
聊企来:刚才提到了聚焦,为什么聚焦川渝,又为什么聚焦“麻辣味”烤鱼?
冷艳君2013年,我们创立烤匠,当时烤鱼是什么现状呢?很多品牌都有几十种口味,烤匠一开始也有7种口味。于是,我就开始想品牌要想走得更久,我们跟别人不一样的是什么?
我们是生于川渝的、地地道道的本土烤鱼品牌,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跟烤鱼发源相关的地方,包括重庆万州,四川乐山、泸州等,发现当地人依然吃的是麻辣味。烤匠创立最早那几年,顾客点的最多的也是麻辣口味,说明麻辣口味是穿越了周期、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口味。作为川渝本土的烤鱼品牌,我们决定专注于麻辣,做更地道的麻辣烤鱼。
聊企来:川渝当地人本来就吃麻辣味道烤鱼,如何做出差异化?
冷艳君我们从三个维度对烤鱼进行升级。
第一,用三种辣椒、三种花椒的黄金配比,升级了麻辣味的口感。
第二,四川人都喜欢吃豆花,我们给麻辣烤鱼找了一个经典搭配——手工黑豆花。我从小在岷江边长大,我爸打鱼,我妈做豆花,当时我就觉得豆花和麻辣烤鱼是最经典的搭配。经过八个多月的研发和迭代,从黄豆到现在的黑豆,它的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紧致,跟外焦里嫩的烤鱼更加匹配。
第三,首创了圆形的烤鱼盘。之前烤鱼的器皿都是长方形,因为烤鱼和豆花都需要温度,如果器皿是长方形的,豆花放在烤鱼两侧就会受热不匀,影响口感。所以我们专门找了产品设计师,经过十几稿的设计和打样,最终确定了现在的圆形烤鱼盘。
升级过后,顾客确实觉得麻辣烤鱼更加好吃了。

将麻辣烤鱼打造成美食名片

拥有自己的节奏很重要

聊企来:如何让川渝人快速认识烤匠?
冷艳君2017年,我们提出了“不吃火锅就吃烤匠”,我们要将麻辣烤鱼打造成像火锅一样的美食名片。以前也有人质疑,可能吗?现在,这句话在川渝几乎家喻户晓。
聊企来:怎么理解美食名片?
冷艳君关于美食名片,我们有三个标准:第一,本地人要认,本地人吃不吃很重要。第二,外地朋友到了川渝,我要请他吃。第三,外地人来到川渝,会自发想去打卡这家餐厅。
聊企来:为什么要对标火锅,而不是其他烤鱼品牌?
冷艳君我们的招牌是麻辣烤鱼,大家都知道川渝当地人喜欢吃麻辣火锅,尤其是很多年轻人聚会就想吃火锅,我们希望当大家想吃麻辣的时候,除火锅外,还有一个选择,就是麻辣烤鱼。
聊企来:在川渝的11年,有没有想过早一点到更多城市开店?为什么2024年烤匠走出了川渝?
冷艳君前些年一直有人质疑,烤匠作为一个地域性的品牌能不能走得出去,还有人说再不出去就没机会了。我还是坚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去年,我们才选择走出川渝。如果你没有自己的节奏,出来早了,甚至城市没选对,效果都不好。
我一直把品牌当孩子一样去培养,想让它健康成长,希望10年、20年、30年以后,它一天比一天更健康,我是这个心态,所以慢慢来。
聊企来:很多地方吃不了辣,从川渝到北京,烤鱼的口味是否会调整?
冷艳君不会,首先我们的任务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吃到正宗地道的川渝麻辣烤鱼,如果太迎合当地人的口味需求,我觉得做不到正宗地道,所以口味、标准跟川渝一致
第二,有人说很多地方吃不了太辣,但火锅已经给我们铺路了,火锅已然成为了餐饮中非常大的一个品类。此外,我们有很多搭配性的产品,可以调和麻辣的口感。
△门店前等位的顾客


不变的是麻辣烤鱼

变化的是不断提升顾客体验

聊企来:听说爱人是联合创始人,20年前,你们是如何从“夫妻店”白手起家做到如今的规模?

冷艳君我大学学的是工艺美术,毕业后先做了一段时间三维动画。2005年,开始做餐饮。当时和丈夫开了一个干锅店,叫“锅锅香”。那时候,他每天凌晨四五点去采购食材,一开始是骑三轮车,后来是摩托车,店面经营好一些后,我们有了一辆面包车。
他“跑外”,我就天天扎在店里,看到顾客桌上有剩菜就会去问,是不好吃还是点多了,每天都跟顾客聊天、请教。顾客会提出关于产品、菜品、服务、环境等能优化的地方,我们就沿着这个方向升级、迭代。我对顾客的感觉,就是那时候建立起来的。
聊企来:后来又是如何从“锅锅香”变成了烤匠?
冷艳君最开始,烤鱼只是“锅锅香”里面的一道菜,顾客都觉得口感很好,越吃越香,所以我们就把烤鱼独立出来,更加精准定位年轻人,做了这个品牌。
刚开始的一个月远远没有达到预期,亏一大截,我觉得我花了很多心血,还发挥了学美术的天分,在墙上画了很多涂鸦,以为能吸引年轻人,但忘了顾客不知道里面是干什么的,顾客担心会很贵。那个时候,我们就开始在微博上跟顾客沟通,理解顾客,然后做出改变。
聊企来:很多餐饮店都非常关注顾客,你怎么确保一定会感受到顾客真正的需求?
冷艳君首先,我们不会做问卷调查,我们一定是面对面请教、一桌一桌去问,这非常重要。
其次,光问不行,你还要观察顾客,观察顾客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需求。比如顾客今天吃饭的“任务”是什么,是朋友聚会,还是家庭聚餐,然后我们会思考顾客任务背后的需求。
聊企来:这些形式很容易被效仿,那你们的差异化还突出吗?
冷艳君你要分析顾客来烤匠的需求,围绕他们的需求创新、迭代、升级。行业内的相互学习很正常,你要做到的,是在你的边界之内不断迭代和进步。
聊企来:刚才多次讲到了迭代,这中间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冷艳君顾客的需求是非常非常多的,哪些需求是我们应该满足的,甚至要超出顾客期待的,还得回到差异化,对于我们来讲就是麻辣,所以不变的就是麻辣烤鱼。变化的是,围绕麻辣烤鱼不断进行产品研发,让餐品更丰富,比如顾客都很喜欢的冰汤圆、青柠气泡水,还有餐后赠送的花椒冰淇淋,都是为了更好地给麻辣烤鱼解腻解辣。
第二,围绕着顾客吃烤匠的“任务”,比如社交、聚会、过生日等,不断升级顾客体验。有很多顾客来过生日,我们就分析他们的需求,顾客可能希望收到一个礼物、有点仪式感,可能还想和家人、朋友合个影,所以我们升级了服务,给顾客进行生日布置,还给顾客拍照、写贺卡,对社恐人士也非常友好。这些都是不断更新迭代的,但有一点不变,我们做的是用心的生日仪式。

用心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字

在擅长的领域做深、做透

聊企来:目前在全国已有74家门店,如何凝聚所有员工?
冷艳君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学习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学领域的先驱。学习有很多种,我的学习方式是学以致用,学我需要的、要用到的东西。有些知识是需要沉淀的,会形成一个底层逻辑。现在,不仅我和我爱人在学习,我们整个团队都在学习,伙伴们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方法,但我们底层逻辑是一致的,逐步会沉淀出很多属于烤匠的知识。所以,一个组织一定要有自己的底层的逻辑,这非常重要。
聊企来:这个底层逻辑是什么?在你看来,最重要的是什么?
冷艳君用心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字,用心对待顾客的每一件事情,用心去发现、发挥每一位伙伴的长处,让平凡人干不平凡的事。我就是这样做的,我希望影响更多伙伴,让更多的伙伴影响到越来越多的伙伴。
聊企来:用心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冷艳君你用心对待顾客,顾客也会给你正向的反馈,这个过程是很幸福的。难的是什么呢?难在时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需要一点点影响他人。你没法快起来的时候,你就不要快,慢慢来。现在我们还处在慢慢来的阶段,过去都是这样,其实有时候你会发现慢反而是快,少走弯路比什么都强。
聊企来:创业这些年都经历过哪些困境?
冷艳君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必然,甚至要犯一些错、踩一些坑,我也踩过坑。之前我们还创办过另外一个品牌,但以失败告终。你只有踩了这些坑,才知道原来每个人只能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所以找到自己的边界很重要。边界之外,对别人是机会,对你是坑。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不要盲目跟风。在擅长的领域,做深一点、透一点,不断聚焦深耕。
聊企来:作为餐饮行业的创业者,最有用的经验是什么?

冷艳君餐饮是个勤行,我经常跟伙伴们说,如果你觉得你懒,那你不适合干餐饮。餐饮不是一个可以投机取巧的行业,它就是得扎扎实实的,且要长期都这样,才有可能做好。


品类是品牌的土壤

每个品牌都有责任推动品类发展

聊企来:餐饮行业里,有你对标的品牌吗?
冷艳君:只要是餐厅,大家都存在竞争关系,但是要有一个良性竞争。在整个餐饮行业里面,我非常佩服两个品牌,一个是海底捞,一个是星巴克,顾客的行为是由企业的行为去创造的,他们把品类做大了。
品类是品牌的土壤,如果品类不好,土壤不好,品牌在上面生长,营养就不好,它也长不出什么树来,所以我觉得每个品牌都有一个责任,就是要推动品类的发展。我们要跟其他烤鱼品牌一起,把烤鱼这个品类做好,让越来越多的顾客选择吃烤鱼。
聊企来:有想过成为烤鱼界的海底捞吗?
冷艳君:没有,我们只能成为烤匠,但海底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聊企来:很多品牌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价格战,你如何看待价格战?
冷艳君:如果一个品牌原本的战略就是低价,那你整个体系就都会围绕着低价构建。但如果低价不是品牌原本的战略,短暂地打折促销,只会牺牲品质,这样是不可持续的。
低价不是我们的策略。过去几年,餐饮价格战打得很厉害,我们没有卷入其中,我们选择创造差异化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顾客的需求。
聊企来:害怕其他的品牌超越自己吗?
冷艳君:害怕、焦虑是没有用的,做好自己就行。如果你没做好,就一定会有人超越你。
聊企来:作为女性创业者,在家庭里你也有很多身份,如何平衡?
冷艳君:我其实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希望同时做好企业的创始人,也希望做一个妈妈,这中间要找到一个平衡。对于孩子,首先,我想要成为他们的榜样,让他们知道我在非常努力地做一件事情。第二,我要成为她最信任的那个人。第三,我是一个陪伴者。
作为女性创业者,孩子一定会是你的牵挂。我的方式是跟孩子分享我的工作、心情、遇到的困难等,我女儿虽然是一个小朋友,但她也在理解我每天为之努力的事。
聊企来:怎么看待自己的社会责任?
冷艳君:我们做企业一定要为社会作出贡献,首先,就是要把菜做好、把顾客体验做好,不断推动品类健康发展。
第二,让员工有更好的成长。我们从来没有什么营收KPI,团队要往前走,引导大家前进的目标是什么?这个是我们要想明白的。作为创始人,我要去影响我们的管理者、店长,他们再去影响其他的伙伴,让每位伙伴都能够找得到工作的意义。
聊企来:对于中国餐饮业有何期待?
冷艳君:中国的美食非常厚重,每一个地域、每一个菜系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故事,这个是我们可以努力挖掘的方向。这条路任重道远,但我还是走得很幸福。
聊企来:作为一名创业者,在20年的创业历程中,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冷艳君:我抓住了非常大的机遇,现在的政策、环境,对于民营企业来讲,我们非常有信心。此外,很多领域越来越专业化,像供应链的发展,足够支撑品牌跨区域发展。我觉得未来10年,对于中国连锁化餐饮、品牌化餐饮,是巨大的机会。

头条号
广府头条
介绍
广府文化产业平台(社会组织顾问平台A站)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