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16日,南沙区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召开。会议透露,上半年,全区上下锚定全年目标任务,顶住压力、真抓实干,从一季度的“开门红”,到上半年的企稳回升,呈现出南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强化,各方看好南沙发展的信心进一步增强,镇街拼经济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下半年是检验全年成效的关键期。南沙抢抓布局聚焦抓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营商环境、城市建设、安全防范、干部队伍建设六大抓手,推动“半年红”冲刺“全年红”,展现出蓬勃发展活力。
即日起,聚焦高质量发展释放新动能,南方日报南沙新闻部、南沙区融媒体中心、大湾区(南沙)国际传播中心一部两中心推出“经济半年报里的南沙信心”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南海之滨,风劲潮涌。当下,南沙正大力推进“五港联动”发展策略,以面向全球的视野、开放包容的姿态、务实进取的担当,下好海港“整盘棋”,做好航运“大文章”,全“数”奔赴航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
2025年上半年,南沙航运经济多点发力,多项数据指标实现两位数大幅增长,其中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1.2%,滚装汽车吞吐量增长18.4%,海铁联运量增长27.7%,港航物流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2%,1—5月(错月)货代仓储业营收增长20.3%,还有力推动了南沙外贸进出口增长近20%,展现出全面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
港口数据“全面开花”
国际枢纽大港能级进一步跃升
依托全球首个江海铁多式联运全自动化码头——南沙港四期、全国最大汽车滚装码头集群和全国最大临港物流仓库群等一批大型港航设施,上半年,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完成超1100万标箱,增长11.2%,约占广州港超七成,连续多年位列大湾区单一港区首位;其中外贸箱量完成超610万标箱,增长25.4%。粮食吞吐量完成近千万吨,稳居全省最大粮食进口口岸,有力服务粮食保供稳链。滚装汽车吞吐量完成近55万辆,增长18.4%,稳居全国第二;其中外贸滚装汽车吞吐量近20万辆,大幅增长52.3%,助力国产汽车品牌加速出海。
航运指标“全线飙红”
经济增长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
集聚中远海运散运、远海汽车船、远海特运、三鼎油运、华南中外运集装箱等多个航运板块龙头企业,上半年,水运周转量超1万亿吨公里,增长8%,约占全省八成、全市九成。新引进美智联达、联合船代等一批物流企业,1—5月(错月)货代仓储业营收近80亿元,增长20.3%。广州港20万吨级航道工程开工,国际通用码头、南沙国际港航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上半年,港航物流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超22亿元,增长27.2%。
多式联运全面构建
国际航运“朋友圈”
进一步扩容
以南沙港区为核心,加速打造通江达海“链”全球的“海陆空铁”立体贸易物流枢纽。
航线方面,南沙港区累计开辟200多条集装箱航线,其中170多条外贸航线通达全球310多个港口,今年已新增8条航线;外贸航线中有140多条为“一带一路”方向,是中国通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航线最多的港口之一。
江海联运方面,开通70多条覆盖大湾区主要货运区域的驳船支线,“湾区一港通”实现与省内18个内河支线港的物流一体化运作。
海铁联运方面,开通30多条辐射内陆腹地的海铁联运班列,将“出海口”搬到内陆企业“家门口”。上半年,海铁联运量超25万标箱,增长27.7%。
海空联运方面,依托南沙大湾区机场共享国际货运中心建立与大湾区机场的联运通道,年出口货值近百亿元。
接下来,南沙将牢牢把握战略地位、历史方位、方向路径、使命任务,努力抢占制高点、制胜新赛道、塑造新优势,大力推动航运经济、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广州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助力全面建设海洋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