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和美禺乡 富美禺城”—— 番禺区“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成果汇报暨“百千万工程”产业赋能大会在沙湾街紫坭岛举行。
活动以成果展示、荣誉表彰、项目签约、联盟成立为核心,呈现番禺“百千万工程”与“和美乡村”建设成效,凝聚政企民多方合力,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广州市有关领导,省、市有关部门及番禺区有关领导,区相关部门、镇街负责人和企业代表、工匠名师代表等出席活动。


大会现场
番禺区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锚定“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聚力实施“万亩千亿”攻坚行动,系统推进5个典型镇、105个典型村培育建设,城乡面貌实现系统性重构、整体性蝶变,提前实现了“十四五”GDP突破3000亿元等目标。番禺区将继续锻造“产业链”、激活“创新链”、织密“人才链”,依托新阵地,深入实施工匠培育计划,让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碰撞出更绚丽的火花。


为表彰先进、凝聚共识,大会为7位“和美乡村共创人”授牌,他们作为产业赋能先行者、文化传承守护者,以实干推动乡村蝶变;评选出10位“环保卫士”,涵盖企业管理者、执法工作者等,助力番禺建成全省首个“无废县区”;同时为第二批“名工名匠传承创新工作室”授牌,这些工作室跨越非遗、医疗等领域,让“工匠精神”在乡村落地生根。

另外,在 “和美禺乡 富美禺城”—— 番禺区 “五好两宜” 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成果汇报暨 “百千万工程” 产业赋能大会上,“禺见鳌游” 旅游线路正式发布。该线路以岭南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祥瑞符号 “鳌鱼” 为核心,串联起番禺古村、古建、非遗、美食等优质旅游资源,为游客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之旅,助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与 “百千万工程” 深度赋能。
鳌鱼源自中国古典神话,以 “龙头鱼身” 的形象承载 “独占鳌头” 的吉祥祈愿,在番禺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作为鳌鱼文化的故乡,番禺的古村街巷、民俗活动、传统工艺中处处镌刻着鳌鱼印记:“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沙涌村传承鳌鱼文化 600 余年,沙涌鳌鱼舞于 2008 年列入广东省非遗保护项目;“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沙湾古镇的鳌鱼灯习俗源远流长,鳌山古庙群流传着与鳌鱼相关的美好传说,木雕、灰塑、砖雕等传统工艺品中也常见鳌鱼元素,鳌鱼已成为融入番禺人生活的精神图腾,更在十五运会开幕式上惊艳四座,向世界展现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沙涌关帝诞鳌鱼巡游

沙湾鱼灯
此次发布的 “禺见鳌游” 旅游线路包含两条主题支线,分别以文化溯源与登科逐梦为核心,满足不同游客的体验需求。
寻鳌问古溯源线以文化探源为亮点,串联宝墨园、鳌山古庙群、沙湾古镇等地标。游客可在宝墨园观赏锦鲤戏水,感受鳌鱼的吉祥寓意;在鳌山古庙群探寻鳌山来历,触摸传统文化根脉;在沙湾古镇逛盛世腾芳照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留耕堂,走进民俗文化博览馆体悟文脉传承,还能亲手扎制鳌鱼灯、体验鳌鱼舞,解锁非遗的鲜活魅力。沿途可品鉴姜埋奶、鱼皮角、煎酿土鲮鱼等沙湾地道美食,夜宿长禧家民宿,沉浸式感受岭南水乡的烟火气息。

宝墨园锦鲤戏水

沙湾鳌鱼舞

番禺十大名菜爬金山
寻龙登科揽胜线聚焦励志祈福主题,涵盖沙涌村、永华艺术馆、大岭村、莲花山等景点。在沙涌村广琚江公祠,游客可探寻鳌鱼舞的起源,感受非遗的生命力;在永华艺术馆欣赏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参与手工体验;漫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岭村,探秘 “鱼骨街巷” 布局,登大魁阁体悟登科文化的励志内涵,还能体验龙舟竞渡的激情;登顶莲花山,在莲花塔下俯瞰狮子洋风光,晨观沧海日出,寄托 “鲤跃龙门” 的美好期许。途中可打卡龙津阁品尝状元宴,在莲花山码头享用海鲜,夜宿莲花山粤海村酒店,尽享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惬意时光。

沙涌关帝诞鳌鱼巡游盛况

大岭村大魁阁

莲花山

状元宴
“禺见鳌游” 旅游线路的发布,是番禺区深化 “百千万工程”、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线路将分散的旅游资源串点成线,既挖掘了鳌鱼文化的精神内涵,又激活了乡村旅游的内生动力,为游客提供读懂岭南文脉的全新视角。未来,番禺区将持续完善线路配套服务,丰富体验内容,让更多人感受番禺的文化魅力与乡村之美,以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助力 “五好两宜” 和美乡村建设走深走实。

非遗表演《鳌鱼舞》
现场还举行“票根经济”价值伙伴签约仪式,以亚运城体育馆“演出票根”为纽带,联动酒店、景区等实现全链条优惠,将客流转化为全域消费动能。

作为产业赋能核心环节,大会签约两项重点项目:沿海渔港经济区物业整体租赁项目整合资源打造休闲商业带,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合伙人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番禺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与乡伴文旅集团合作,推动农文旅融合实现“一地两收”。此外,“湾区声光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整合锐丰音响、浩洋电子等企业及智库资源,助力番禺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