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喆学咨询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广州市会客厅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清风半两”民宿品牌联合创始人,广东省乡村振兴产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卓小丹深耕文旅项目设计十余年,曾主持设计多个知名文旅综合体,高端酒店及城市公共空间。近年来,她将设计服务拓展为全过程咨询,并创立了多个文旅品牌,尤其在民宿及乡村旅游板块获得了亮眼的市场表现和行业认可度。
初心·设计
从建筑到民宿的蜕变
Q1:您作为一位海归设计师,深耕建筑设计多年,是什么契机让您决定投身民宿行业?卓小丹:设计是协调和表达,我们常规地设计工作里消耗很多精力在协调,包括和业主,和各个专业团队,我们协调成本,设计方向和技术责任,一个项目是多方多条件下产生地成果。而设计师的表达,在其中占很小地部分。遇上清风半两·西江月是一场美好地缘分,虽然也受成本和风俗的限制,但业主的信任使设计有了充分的内部协调权力,所以大家会看到它又更多设计师个人的趣味表达。这就是我和民宿相遇的契机。
Q2:您是如何将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到民宿的打造中的?卓小丹:这个建筑在1975年开始作为茶楼在经营,后来还成为过武馆,它曾经是人声鼎沸和很有生命力的。建筑里也留下了当年的痕迹。我的所谓“设计理念”其实很朴素,就是让这个民宿承载一些过去的细节,结合民宿的功能需要,让这些细节在新的场景里变得有趣。例如我们第一次看现场的时候,楼梯上贴了“上落平安”的红联,在民宿中,我们把它变成一个复古风格的镜子,镜子上也写了这四个字。这个细节让楼梯变成我们客人喜欢的拍照点,他们或许不知道由来,但这充满广式风格的质朴祝福,会有令人驻足的力量。
文化·诗意
在地元素的创意诠释
Q3:清风半两·西江月的名字很有诗意,能否分享一下名字背后的故事?卓小丹:“清风半两·西江月”这个名字其实是我对民宿氛围的一种概括。“清风”代表着自然与舒适,“半两”则是一种轻盈的生活态度,寓意着在这里,客人可以卸下负担,享受片刻的宁静。“西江月”则是民宿的地理标志,西江的月色非常美,尤其是在夜晚,月光洒在江面上,给人一种诗意的美感。我希望客人能在这里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Q4:在民宿的设计中,您是如何体现佛山在地文化的?卓小丹:佛山是个很有风格和魅力的城市,在在地文化的体现上我希望它是融入在一些设计语言里,这个融入有时候更像是一个猜谜的感觉。例如我设计一个大的彩色玻璃,里面有玉兰的图案,而玉兰正是佛山的市花。客人可能觉得五彩斑斓的大玻璃好看,也可能会想起岭南建筑里的一些彩色玻璃门窗,再在跟我们的聊天中得知玉兰图案的来源。这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让在地文化不是一个符号,更像是谜底和引子。另外我们有和青年画家合作,在民宿里陈列了不少带有岭南或佛山传统元素的画,是另一个视角的在地文化体现。
温度·运营
女性力量与人文关怀
Q5:作为一位女性主理人,您觉得女性在民宿行业中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卓小丹:女性在民宿行业中往往更注重细节和情感的表达。比如,在清风半两·西江月的运营中,我会特别关注客人的入住体验,从房间的布置到服务的细节,都会尽量做到贴心周到。此外,女性在对不同人群的观察会有特有的一些视角,比如小朋友:在我们的亲子房做了个放亲子床垫的榻榻米,中间有一个很矮的拱形小洞,这是按照小朋友的使用尺度做的,就是简单的钻来钻去,成为了小朋友最喜欢玩的地方。
Q6:您作为民宿主理人,能否分享一下您的运营心得?卓小丹:我觉得民宿的核心是“人情味”。无论是设计还是服务,都要以客人的需求为中心。在运营中,我会定期与客人沟通,了解他们的反馈,并根据这些反馈不断优化服务。此外,我还特别注重团队的建设,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让他们也能用心去对待每一位客人。
Q7:您对清风半两·西江月的未来有什么规划?卓小丹:我希望清风半两·西江月不仅仅是一个住宿空间,更是一个人文和艺术容器。我们和佛山图书馆合作,在民宿里打造了一个书香茶室;和画家合作,把民宿公区作为一个展览馆。这些人文和艺术的合作是我们未来深入的方向,希望给客人朋友们一个身体和精神都能放松的地方。
Q8:您如何看待国内民宿行业的未来发展?
卓小丹:民宿的标准化和评级系统在逐渐完善,这对行业发展是很好的事情。当系统完善后怎么保留民宿的“人情味”和“故事性”,会是一个考验。我相信未来还是会面临很多市场的考验,但行业也会更健康和百花齐放。
Q9:对于想要进入民宿行业的设计师或创业者,您有什么建议?
卓小丹:很多人把民宿创业作为躲避打工和城市疲倦感的乌托邦,后来发现不过是另一个围城。我建议大家入行需谨慎,入了放开玩。这是一个辛苦不亚于996的行业,但也是好玩和有温度的工作,带着初心往前走吧,前方总有同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