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热线 400-8828-703|顾问邮箱 sj@4008828703.cn
头条  >  行业地区  >  “学习两会精神、建设幸福澳门”活动4月2日在澳门举行
“学习两会精神、建设幸福澳门”活动4月2日在澳门举行
2023年04月03日 23:21   浏览:10295   来源:大湾区

積極參與國家發展戰略部署


由澳門經濟民生聯盟主辦、18個社團協辦,以及澳中致遠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及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支持的『學習兩會精神、建設幸福澳門』之“兩會青年說”於4月2日假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舉行,邀請澳區全國人大代表蕭志偉、澳區全國政協委員邱庭彪作主講嘉賓,與一眾青年圍繞兩會精神作交流探討,中聯辦協調部一級調研員尹小蘭,聯盟主席劉家裕、理事長何金明,以及本澳各青年團體代表等約八十人參與。  

全場合照留念

聯盟主席劉家裕代表活動籌委會向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蕭志偉致送紀念品

聯盟理事長何金明代表活動籌委會向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邱庭彪致送紀念品

何金明致辭時表示,新時代新征程上,國家對港澳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澳門青年應在祖國有力的支持下,積極參與大灣區、深合區等發展戰略部署,並著力提升自身競爭力,以應對更多區域合作所帶來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助力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何金明

蕭志偉指,今屆兩會是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國家意志和共同行動的一次重要大事,強調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並取得了許多歷史性成就。在綜合新春旅遊市場火爆開好局、地方政府的預期經濟增長較中央政府目標高、推出組合拳政策、國際機構預測中國經濟繼續增長等因素,處處彰顯著我國在新征程新開局、惠及世界的發展信心。 

蕭志偉

邱庭彪表示,兩會期間,港澳委員曾多次與黨和國家領導人就港澳融入國家發展等議題直接交流,充分體現中央政府對港澳地區發展的重視,而國家肯定和支持民營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和貢獻,極大鼓舞了廣大企業的信心。他在未來將進一步深入學習與領會二十大報告精神,在全國政協的崗位上不斷加強學習,勇於擔當、積極作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邱庭彪

活動當日氣氛踴躍,青年團體代表相繼就本澳社會現存痛點、高質量發展核心要求、青年在灣區創業就業等議題與主講嘉賓討論,嘉賓逐一就相關議題與青年分析並分享真知灼見。青年團體代表稱會以身作則,廣泛推動更多青年準確理解及踐行二十大報告要義等,為中國式現代化賦上青年人所展現的蓬勃朝氣與活力。 


以下為節錄與會青年關心的議題
(排名不分先後)

陳智傑

澳門珠海社團聯合總會青年部委員陳智傑:中央提出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因此,我們既要堅持愛國愛澳的大方向、持續貫徹「一國兩制」和「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也要找到新的具體發力點。

作為珠總青年委員會的青年委員,在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時,我感到更應該為青年做一些具體的工作。珠總聯繫的很多青年祖籍就在珠海各個鎮區,和澳門很近,現在的通關也很方便;珠海和大灣區有著多元的發展。為此可以打破珠海和澳門之間無形的牆,為澳門的優秀青年在珠海、大灣區直至整個內地的就業創業營造便利,讓他們把「多元」的經濟活動帶回澳門,這是珠總尤其是這一屆青年委員會近期的工作重點。

澳門珠海社團聯合總會和珠海政府機構簽訂了一個框架協議,就是要共建專門面向青年、面向創業者的「珠海之家」。這個載體的特色,是為澳門鄉親在珠海的就業創業提供一站式服務。故此,我們特別需要和包括經民聯在內的澳門社團加強聯繫,和大家一起匯集青年和更廣大群體的訴求,為珠澳兩地的政府機構出謀劃策,一起讓我們的服務更優質、更落實。

黎鳴山

澳門大灣區青年發展協會會長黎鳴山:各界近日在傳遞兩會精神時都提到要盡快實現經濟復甦、改善民生,準確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開創澳門特色“一國兩制”實踐新局面。兩會的勝利召開為澳門在後疫情時代的發展指明方向。有見及此,本人認為澳門在往後的工作,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經濟發展方面,對外需要做好招商引資,以產業多元推動經濟適度多元。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合作高質量發展,以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推進3地合作。在招商引資時推出優惠措施,吸引不同產業類型的企業進駐澳門,促進本澳雙循環和產業多元化,也為本澳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對內方面,續推中小企業援助措施,並因應實際情況加快審批外僱名額,緩解中小企人力資源緊張的情況。 

改善民生方面,“澳門新街坊”落成在即,深合區的發展即將掀起新的一頁。但琴澳兩地在法律上、民生事務等仍有待完善。為此,促請有關當局盡快落實好琴澳一體化,讓澳門居民更便利地走入深合區。 

澳門作為一個旅遊城市,以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為目標。隨著疫情放開,訪澳旅遊團將會越來越多,但與此同時,亦要吸取教訓,發展旅遊不能長期依賴單一市場,要積極拓展海外客源。近日,內地廉價團在香港路邊吃飯影響居民的問題值得本澳反思,避免發展旅遊的過程中影響民生。發展旅遊經濟的同時,不能犧牲居民生活,否則只會本末倒置。如何平衡好發展旅遊經濟和便利民生工作,希望有關當局能做好對策。

夏俊英

澳門江門青年會會長夏俊英:在“兩會”報告、習主席的重要講話以及在李總理的記者會上,都多次提到港澳工作,由此可見中央政府對港澳工作的重視和支持,對澳門在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下的發展寄予厚望!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今時今日社會主義現代化是融入了科技、數據、數字等元素,國家近期亦發佈宣傳片“PRC”以英語及多角度的形式去宣傳中國社會。故我們應從創新、科技、數字化等角度去認識和了解社會主義現代化,使澳門年青人更加明白到中國國情走向,科技創新、數字經濟是我們應該認識和深度掌握的兩會精神的一種方向。

數字化、信息化已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方方面面,社會在不斷轉型升級,社會競爭壓力增加。回歸二十年,澳門處於相對舒適安逸的環境,政府的高福利、就業市場的高收入,促使澳門青年習慣享受澳門這個“舒適圈”,缺少向外打拼的勁頭,不少澳門青年在當今社會高強度競爭的環境中,對比鄰近地區來說,其競爭力相對較弱。如何讓青年人走出“舒適圈”,增強競爭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值得大家探討。面對這一情況,我認為需要各方的努力,政府需整合灣區資源,完善就業創業政策,前期透過鼓勵性和保障性的政策,支持融入國家發展,並多角度向青年清晰介紹四大產業;社團、高校等可透過交流、比賽、實習等一些列的活動,為澳門青年“走出去”開拓視野,積累人脈;而青年人自身則需要充分認識當前國情,把握科技化、數字化、信息化帶來的時代機遇,利用好粵港澳大灣區和琴澳深合區建設的政策紅利,調整就業心態,不斷用知識武裝自己,做好人生規劃並積極投身四大產業發展。

在現在的大環境下,青年人想純粹以個人能力闖灣區難度很大,畢竟國內產業體系成熟,市場規模比澳門大,要適應市場,澳門青年創業者可以抱團發展,結合澳門青年的世界觀和國際視野,善用好“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利用國家給予的各項政策支持,培養吃苦耐勞的品質,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競爭力,做個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青年。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我們要以實際行動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做好準備,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陳達忠

澳門肇慶青年委員會理事長陳達忠:通過今次的兩會,我們深刻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對改善民生福祉一貫以來的關注和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對我們澳門人親切的關懷。 

兩會為澳門未來的發展注入強大信心,國家始終繼續支持澳門的經濟發展,特別是疫情剛剛結束,國家旋即開放旅客來澳,加上「澳車北上」、深合區出台不少政策等,使澳門經濟立即得以重啓,澳門的各行各業迅速興旺,使得市民對未來經濟的前景充滿信心。 

同時,澳門青年可在內地有更大更廣的發展空間,這些都是對青年相當大的支持及鼓舞。粵港澳大灣區對澳門青年也是很大的機遇,澳門人無論生活、工作、投資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我們年青人亦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的方針,必須牢記使命、堅守初心,扎實推進澳門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黃宇棋

澳門陽江青年聯合會理事長黃宇棋:中央政府高度重視并支持香港、澳門同胞及其發展,這一點得到了習近平主席的明確表述。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强調了中央對於穩定發展的關注,包括對香港、澳門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支持。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央希望澳門能夠充分利用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重要平台,爲自身發展打造新的實踐典範,進一步推動澳門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的發展,爲澳門居民和企業帶來更多機遇和福利。 

澳門青年可以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機遇,發揮自身優勢,加强與大灣區的合作,增强與國際市場的互動,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化,推動澳門經濟更高水平的發展。此外,還可以利用自身旅游、文化等産業特色,進一步提升澳門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同時,澳門需要持續加強培養和引進新一代創新創業型人才,特別是在科技和創新方面,可以與內地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更緊密的聯繫和合作,推動澳門產學研更高水平的發展,爲未來發展注入强大的人力資源。 

在“一國兩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門可以發揮其特殊地位和優勢,進一步促進內地與澳門之間的經濟、文化和教育交流合作,加强對內地市場和産業的瞭解和研究,打造內地與澳門互聯互通的重要門戶,并透過與內地企業的合作,引進更多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澳門的經濟發展水平。 

同時,澳門以自己獨特的文化品牌和旅游形象,重點發展旅游、文化、體育和教育等特色産業,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游客和投資者來澳旅游、消費和投資,爲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何穎泰

澳門東莞青年會執行會長何穎泰:2023年是我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關鍵的一年。今年兩會順利召開,兩會報告既回顧總結過去五年的成績,又清晰地向我們描繪了2023年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藍圖和路線,同時亦將工作重點放在經濟轉型、高質量發展上,因此,我認為今年的兩會,是我國在往後數年發展路上發揮承前啟後作用的重要會議。

今年兩會提及港澳內容頗多,不論是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還是李強總理的報告闡述,都多次提及我們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祖國會一直作為香港、澳門發展的堅強後盾,未來,港澳的地位作用只會增強、不會削弱。其次,黨和國家對青年,特別是港澳青年,賦予了不少優勢和扶持措施,可見中央政府對港澳發展的支持和重視,無疑讓港澳各界、包括我個人都增添了更大的信心和決心。

作為土生土長的澳門年青人,在我看來,澳門城市體量雖小,但經濟、資源優勢非常突出,本人亦親身見證澳門回歸祖國這24年以來,本澳從一個小城市慢慢發展成為“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典範,而現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角色、國際知名旅遊區域,澳門的繁榮穩定離不開黨和中央政府的保駕護航與大力支持,更離不開“一國兩制”、“澳人治澳”、愛國愛澳者“高度自治”等方針的落實。中央不但為澳門經濟多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後盾,更為澳門在深合區、大灣區以及國家發展大局中提供了廣闊空間,為澳門年青人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舞台。

我認為,我們青年人應該要全面、正確地學習和理解,貫徹落實兩會精神,除了要用實際行動踐行“愛國愛澳”,維護“一國兩制”,我們更要立足自身獨特優勢,主動發揮應有作用,投身至國家發展大局當中,同時亦要肩負起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任,對內講好澳門故事、對外講好中國故事。

國家、澳門的未來都在於青年,故此本人十分關注青年發展問題,以本人為例,近年積極參與不同功能界別的社團,亦曾組織、舉辦、參與了不少澳門與大灣區節點城市的青創活動、交流學習活動,為廣大澳門青年融入內地發展提供平台及機遇,讓他們多施展才華、實現自我的舞台。未來,本人將認真學習並貫徹兩會精神,率先發揮雙重積極作用,竭盡自己所能並結合自身經驗,促進澳門與內地城市的互聯互通,鞏固彼此之間的聯,鼓勵更多澳門青年把握時下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本人在此誠摯聯合在座各社團代表,團結力量,攜手為澳門的經濟、青年發展增添動能,使澳門在高質量發展的機遇下,開創“一國兩制”實踐的新局面。最後,本人期望在我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旅途上,留下屬於澳門青年的印記,為祖國發展添磚加瓦及注入澳門力量。

廖國強

澳門中山青年商會副會長廖國強:今年全國兩會的勝利召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非常榮幸能夠和大家一起共同關注我國的未來發展。兩會的召開不僅展現了政府的決策能力和對於我國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也讓我們瞭解到國家的發展方向。

在全國人大會議閉幕會上,習主席強調“推進強國建設,離不開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同時特區政府也強調要加快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實施“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優化產業結構。作為澳門青年企業家的一份子,我深受鼓舞。

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地位是本澳長期的發展方向之一,由此而引申的配套性產業發展機遇可以是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解題思路。例如眾多大型酒店關注的環保議題。本次會議上綠色發展、環保問題、低碳轉型等再次成為重要議題,也反映了國家對於環保減碳的重視,是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近年也看到了很多相關優秀的政策和措施。澳門正好在這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為這類新型的產業都相當着重研發及創新,澳門正好有大型的實施場境,政府應加大力度發展相關產業,既可以解決澳門社會的問題,也可以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我認為減塑、低碳、和綠色運輸,例如環保餐具、新能源汽車、共享電動車、輕軌、高鐵等綠色產業對於澳門極具潛力。未來可以更好地利用大灣區的優勢把相關產業鏈落地並做強。 

澳門的企業有很多發展的機遇,同時亦面臨不少挑戰,但從今年的兩會所釋出的訊息,使我感受到相當大的信心,對國家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也對澳門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澳門的青年及企業只要能跟隨國家發展的方向,結合自身的發展,增強自身能力和技術,定能在未來的時間裏和國家一起創造新時代的新成就。 

黃寶娜

澳門三水青年協進會監事長黃寶娜:全國兩會充分展示中央對澳門的高度重視和關心,強調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澳人治澳的高度自治的方針。國家始終繼續支持澳門經濟發展,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合區等政策出台,使澳門青年可在內地有更大更廣的發展空間,為澳門青年帶來發展機遇。因此澳門青年應堅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初心,保持對大灣區建設的關注熱度,發揮自身獨特優勢,迎接大灣區的良性競爭,提升自我實力和風險管理能力,不負新時代國家對澳門青年的期望與重托。

澳門青年需要準確把握全國兩會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部署,要準確把握大局大勢,堅定澳門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決心。兩會強調的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為推動中國未來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在把握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努力開創既符合國家的利益,又符合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新局面。

現階段澳門青在大灣區普遍遇上的問題大部分在於國內外資訊不對稱、不適應內地環境、缺少豐富的人脈資源、缺少與國內資源對接的高品質平台這四大問題。對照現行吸引澳門青年赴大灣區發展的政策,發現目前多數政策針對創業及高科技行業,對從事服務業的人員,不論是創業、投資和工作,政策都相對缺乏。在“一國兩制”下,社會制度不同,法律制度不同,分屬不同關稅區域,市場互聯互通水準有待提升。

期望未來政府能夠和其他灣區城市政府做好引領,通過搭建完善的服務體系來助力澳門青年到內地發展,為就業、創業提供建議和指導,切切實實幫助他們融入到大灣區的建設。另一方面,透過法律制度體系協調,將降低生產要素跨境流動的制度壁壘,推動大灣區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市場規則體系。

何逸燊

澳門開平青年會副秘書長何逸燊:在大眾體育及體育場地租借方面,澳門青年在租賃場地時經常遇到閉門羹,如本人現時教的劍道,對場地要求比較高,故曾致電體育局欲借用場地,但立即獲回覆不借。

此外,體育局在補貼一些項目時,只列有固定資助但沒有明細的資料。本人建議當局擴大資助範圍,不限於傳統運動,例如空手道、跆拳道、柔道、劍道等。

李嘉偉

澳門鶴山青年會副理事長李嘉偉:關於這次兩會我看到了很多澳區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發言與建議,都是離不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大灣區發展和青年融入灣區的話題。目前大灣區這個概念已經提出多年,但由於疫情的影響,這幾年人流物流通關極不暢順,對澳門融入灣區有很大的影響。而目前內地競爭越發激烈,對競爭力相對薄弱的澳門青年進入灣區所帶來遠比留在澳門舒適圏大的壓力,目前已有的政策真的能激勵他們進入及助力他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嗎?我期望國家會持續推出長期的、有力的、實用的政策,以更加寬鬆、容易申請、門檻更低的就業補貼或創業補貼,吸引更多的澳門青年進入灣區。

融入灣區是未來一個必然的發展方向,而回內地發展必然會面對與澳門不一樣的政治及法律制度,為了讓澳門青年對此有所了解,釋除他們回內地發展及居住的疑慮是必須的,因此讓他們多回內地考察及認識國家的憲法顯得十分重要。

同時必須盡快落實橫琴金融三十條並進一步延伸至灣區,放寬灣區與澳門之間資金往來,方便澳門居民在灣區賺取的錢能快速無礙回到澳門,亦能從澳門快速無礙的調動資金入灣區,並允許澳門居民購買內地的金融產品。

相信在國家的持續政策優惠及澳門特區政府提倡的1+4多元化發展政策下,未來澳門青年定能成功融入、立足於灣區,並能有效地反哺澳門經濟。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台無限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因此我們澳門青年也要堅定信念,不斷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多元世界及澳門產業轉型升級奉獻新時代青年的力量。

李蔭良

澳門餐飲行業協會會長李蔭良:在了解我國近代史後,尤其中國共產黨帶領國家和人民逐步走向富強的局面,身為中國人十分驕傲及自豪。

新時代澳門青年尤其要做好對政策的擁護,講好中國故事,積極配合特區“1+4”的產業發展策略,而青年社團領袖更須思考如何聯合起來,推動更廣大的青年群體講好中國故事、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典範,為和平統一創造有利條件。

羅韶聰

澳門建造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羅韶聰:今年兩會的成功召開,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指明方向。而特區政府今年度施政採取「1+4」經濟適度多元的發展策略,即按照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目標要求,促進旅遊休閒多元發展,以及持續推動四大重點產業發展。 

實際上,中小企的成熟穩健發展是保障澳門民生、促進居民就業、推動澳門多元經濟工作的重要一環。澳門的中小企經過疫情後元氣大傷,面臨著諸多問題,儘管疫情期間,政府推出了多項中小企經援措施,但只能解決中小企的「燃眉之急」,未能推動本澳中小企長遠、穩健發展。 

因此,期望政府在推動旅遊與四大產業發展的同時,也能多加照顧中小企。現時疫情剛剛開放,各行業尚處於元氣恢復階段,期望政府能與中小企業多加交流,聆聽好各行業界別的商戶聲音,在恢復期間特事特辦,簡化中小企的部分申請工作流程,助力中小企盡快恢復,優化他們的營商環境,為中小企運營減少成本創造更多有利條件,改善民生工作。 

另外,大灣區、深合區的建設與發展將為澳門中小企帶來更多機遇。澳門的中小企應要抓緊機遇前往內地發展,並利用好澳門的中葡平台,向葡語國家發展。期望政府在有關方面能對中小企開展更多的宣傳和扶持工作,同時鼓勵澳門的大型私人企業、在澳開展業務的國企等具備一定規模和國際經營經驗的公司,帶領澳門中小企「走出去」,一同前往大灣區、深合區、葡語系國家等地發展。 

鍾曉語

澳門大學學生會主席鍾曉語:2023全國兩會是中國政治的重要盛會,討論和決定了眾多重要議題,包括經濟、教育、環保、養老、就業、醫療等方面的政策和計劃。身為澳門青年,我們應時刻關心國家政策及大局走向,因這對澳門的未來發展和生活息息相關。 

在經濟發展方面, 澳門的經濟主要依賴於旅遊業和博彩業,但這些產業的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如人口老齡化、旅客客源變化等。建議政府加大對其他行業的支持和發展,以提高澳門經濟的多元性。 

而對於澳門青年來說,就業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過去疫情三年對於本科畢業生有著相當大的挑戰,直至現在也沒到緩和的狀態,建議政府通過各種方式鼓勵和支持本地企業,開展培訓工作,提升專才能力,以及加強推廣走入大灣區,爲青年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一同高質量發展。 

在社會問題方面,澳門雖然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城市,但一些社會問題仍然存在,如青少年犯罪、毒品濫用等,近期最為嚴重的是高校網絡詐騙案。建議政府加強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和治理,通過加強教育和宣傳等方式,引導澳門青年遠離不良行爲。 

此外,澳門的公共服務水平也有待提高,例如房屋分配等申請可否對本地青年更為寬鬆。而早前代駕導致一死一傷的交通事故中,死者是澳門大學的學生,也是澳門有為青年,在法律規管代駕方面,當局又應如何深化,這些都是本澳青年現時十分關注的事情。期望政府加大對公共服務的投入和改善,爲澳門青年提供更好的醫療、教育、交通、房屋等公共服務。 

伍劍佐

澳門社會民生促進會秘書長伍劍佐:這次“兩會”精神主要提及民主、團結、求實、奮進,充分體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顯著優勢,彰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蓬勃生機活力。就青年事項、深合區以社會民生的出發點,以下的分享:

在青年心理健康問題方面,新代表新期待,新開局加速跑。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製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科技新動能正帶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些新科技也是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

現如今,面對節奏快、壓力大、競爭激烈的世界,青少年對未來的不確定感相比過往更加強烈,與之相關的心理健康問題愈發引人重視。在這一背景下,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具有重要意義。

在就業方面,「青年就業博覽會2022」的情況,勞工局錄得超過1000人次入場,企業即場面試約600人次。有招聘企業指近年來收到的求職簡歷有所增加,求職者希望找到更穩定的工作,現場亦有不少應屆畢業生求職,普遍預期薪酬為1萬至1.5萬元。

橫琴6家設展企業之一的博維資訊系統有限公司業務顧問部總監吳鴻祺表示,公司參與本次青博會共提供14個崗位,以技術人員為主,涵蓋客服、銷售等崗位,在澳門和深合區都有相關崗位提供,目前收到數十位求職者預約。他指公司在澳門、橫琴兩地薪酬一致,起薪點介乎於1萬至1.5萬元。目前有7、8位澳門居民在橫琴工作。按照過去招聘經驗,有約八成澳門求職者希望留在澳門工作,應聘者較關注交通、通關時間、生活配套及膳食等情況。

建議:

1. 澳門年青人要具備條件,不斷增值,提升個人專業水平。

2. 「大手牽小手」的合作計劃,由有經驗的前輩或企業單位,帶動年青人就進大灣區及深合區,建立良好的支援網絡,與年青人共同創業、就業。

3. 參考兩會期間全國政協澳區委員、澳門旅遊學院黃竹君教授的分享了,有關“建設澳門研學旅行基地”和“珠琴澳文旅聯動創新”的提案,其建議通過旅遊文化助力推動澳門教育發展、促進澳門旅遊業多元發展和區域文旅融合發展。

藍光

澳門青年創業發展協會副會長藍光:在兩會的工作報告中,我們看到了國家對於創業的大力支持和鼓勵,亦提出了高質量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方向。

習主席說: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議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把握市場機遇,選擇適合自己的創業領域和模式。我們很有幸身處於人類歷史上最激烈的科技大爆發年代,大家不妨多留意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智能制造等領域,是未來的熱點。同時,互聯網3.0、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也為創業者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報告多處提到深化改革,其中一段是這樣寫的,“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改革要再深化,要充分發揮人民首創精神,鼓勵各地從實際出發,敢闖敢試,敢於碰硬,把改革開放不斷向前推進”。

隨著經濟發展的不斷變化,傳統的企業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出現多次改革。過去十年,以本人的互聯網公司為例,業務上已經出現多次易主而變,早期的電話軟件App、微信公眾號、Facebook、IG、抖音,大家在以往的平台上贏了輸了也不再重要,因為總會有新的機會等待著你。勝者不能自滿,敗者也不能放棄,因為每一次的科技改革等同於在市場上重新洗牌,也為大家提供一次新的機會。

最近被熱烈地討論的人工智能語言模型CHATGPT,強大的功能尤如一個全能的人工助手,做到很多我們以往想像不到的工作,而且完全免費。社會人出現很多疑慮,開始會有人擔心人類會否被人工智能取替,會否“冇工返”?

其實這疑慮是每一個科技推出時也有,本人相信計數機剛出現時,也會有一班用算盤的人會怕失業。電腦剛出的時候也會有一班文員怕無工作做,結果怎樣?大家還不是一樣上五、六天班?工作也是一樣忙碌,新科技出現只會減少與創意無關的重複性工作,提升人類工作的質,不能減少大家工作的量。

換言之,科技改革,是不能夠淘汰人類,只有“會用科技的人”淘汰“不會用科技的人”,我們要像報告裡所說的那樣“敢於碰硬”,社會上的改革路向才能不斷向前推進。

希望大家能夠勇敢地踏出創業的第一步,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時也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聆聽完各青年社團代表發言後,主講嘉賓相繼就與會青年的發言內容作出寄語。

主講嘉賓和與會青年互動交流

蕭志偉:澳門青年應樹立新態度面對新挑戰,要對大灣區和深合區的發展有信心,更要把握發展機遇。現時內地市場龐大,競爭相對激烈,澳人澳企立足當地發展不是易事,勉勵澳門青年不論是前往灣區創業還是就業,都需要奮鬥。


邱庭彪:澳門未來的發展機遇與風險並存,尤其不少外資、高端人才的到來,澳門青年要有心理準備面對競爭,並要建立信心。青年人在前往深合區和大灣區發展前,要認真細讀相關條例和用好優惠政策,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活動花絮:




来源:澳门经济民生联盟

头条号
大湾区
介绍
传播大湾区动态,促进交流合作发展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