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组织顾问平台!
头条  >  行业地区  >  广西南宁雾观山·山野宿创始人李丹玲:人生的转折往往始于偶然
广西南宁雾观山·山野宿创始人李丹玲:人生的转折往往始于偶然
2025年04月01日 01:59   浏览:1687   来源:社会组织头条

 

李丹玲 | 上林县文旅协会会长、雾观山·山野宿创始人、洽好三合民宿创始人、上林县茂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雾观山·山野宿




人生的转折往往始于偶然

● 美宿志:您因何与民宿行业结缘?
●  李丹玲:人生的转折往往始于偶然。十年前,在朋友的热情邀约下,我懵懂地踏上了人生的首次徒步之旅。我的背包里装了两部满电的手机,却不知即将面对的是持续失联的山野。当我发现信号格彻底消失,常年被商务电话支配的身体本能地紧绷了起来——客户的紧急需求、待签的合同、待处理的纠纷,所有都市生存法则在此刻统统失效。

焦虑如潮水般漫过第一日的每一分钟,直到夕阳将群山染成琥珀色。我坐在裸露的岩层上,听着林间渐起的虫鸣,忽然惊觉自己竟完整经历了日出到日落的自然节律。



第二日,我刻意将手机锁进背包深处。当双脚踏踏实实地触碰到温润的腐殖土,当山风裹挟着草木的气息穿透毛孔,那些被电子信号切割成碎片的注意力,终于像溪流重新汇聚成潭。七天的徒步像一场精心设计的戒断疗程。当被迫放下对即时反馈的依赖,山野教会我用更原始的感官丈量世界:晨雾中菌菇顶破腐叶的震颤,岩壁上青苔蓄满露珠的呼吸,星空下篝火噼啪声与心跳的同频共振。这种剥离现代文明后的生命觉知,最终催生出“山野宿”的雏形——我想在都市与荒野的交界处,为每个被困在信号塔里的人,造一方能与大山静默对话的容器。



● 美宿志:您是怎样遇见雾观山的?为何选择在这里打造民宿?
●  李丹玲:八年前,当我沿着野径攀至山腰回望时,这片台地如同造物主特意预留的观景座——向前半步是云海翻涌的原始林莽,转身却能望见城镇的轮廓温柔地起伏于天际线之上。这个地理褶皱里的神奇坐标,后来成了“山野宿”的诞生地。

许多见证过我蜕变的都市朋友,都曾眼含憧憬地说想尝试山野生活,却在听到“三天失联”“帐篷夜雨”时退缩。我太懂得这种矛盾:我们渴望被自然疗愈,却又害怕彻底脱离现代生活的安全网。


△ 洽好三合


于是,这里每扇窗的设置都经过了精密测算:晨起时,推窗可见松鼠在冷杉间腾跃;入夜后,仍能望见人间灯河在远方流淌。我们铺设稳定电力,提供高速WiFi,却故意将信号格控制在若即若离的状态——就像精心调配的鸡尾酒,让困在水泥森林的人们既能触摸山野的治愈力,又保留着随时连接现实的安心感。


这或许就是我们为当代人设计的过渡性治愈空间:不必成为荒野求生者,也能让山风洗去PPT上附着的焦虑;无需切断所有社会联结,照样能在露台收获整片银河。当城市天际线与林海雾涛在视野里达成微妙平衡时,那颗被996程序占据的心跳,终于找回了自然的韵律。


△ 洽好三合


● 美宿志:您的民宿名字寄托了您什么样的愿望或者情感?
●  李丹玲:爱上这里,是因为无论何时,此地的景色都很美。广西的夏天很长,天空经常飘着粉红色的云朵,也常常能看见彩虹。下雨天更是别有一番韵味,雨雾缭绕,犹如仙境,当雾气渐渐散去,远处的山峦显现,宛如一幅水墨画卷。


 △ 雾观山·山野宿

△ 洽好三合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 美宿志:雾观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打造民宿时您遇到了哪些困难?同时,您做了哪些生态保护措施,以维护雾观山的原生态自然环境?
●  李丹玲:民宿建设前后共耗时四年,建造民宿时期,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在于运输。由于项目所在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大货车上不去,大型吊机也无法进入,我们只能依靠人工搬运运输材料,因此运输成本极高。此外,山区气候多变,施工常常受到天气因素影响,导致施工工期延长。

为了保护雾观山的原生态环境,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行动。首先,我们使用可再生或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其次,建设污水处理系统,避免污水直接排放,保护水源。再次,实施垃圾分类,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最后,通过宣传引导游客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鼓励环保行为。


△ 洽好三合


● 美宿志:雾观山·山野宿中,哪些设计能够呈现自然肌理与人文肌理的融合?您最喜欢的设计是哪一部分?
●  李丹玲:为了呈现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我们在多个方面下足了功夫。

在建筑上,我们利用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将建筑融入山体,避免大规模开挖,保持自然地形,由此造就了我们的夯土房;同时,我们的材料也取自当地,既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又能体现当地文化特色。


在景观设计上,我们保留原有植被,结合自然景观设计步道、观景台等,让游客近距离感受自然。


△ 雾观山·山野宿


不仅如此,我们的室内设计根据房间所见景色的不同,设计了不同的房间主题,并通过窗户、天井等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光的作用,增强室内空间与自然的互动。


除此之外,我们设置了展现在地文化的空间,在满足游客风景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他们所需的文化体验。


在这些设计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建筑与地形的结合。通过巧妙的设计,建筑不仅与自然地貌融为一体,还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充分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这种设计既保留了山野的原始美感,又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居住体验,真正实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 雾观山·山野宿



资源分级—服务增值—情感绑定


● 美宿志:来到雾观山·山野宿的客人主要是哪些群体?雾观山·山野宿的哪些服务能够满足这些客群的需求?
●  李丹玲:总的来说,雾观山提供的是情绪价值。来到雾观山的客户群体,大多以家庭为主。我们不仅为客人提供“管家服务”,还非常注重与客人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例如,我们会通过旅拍的方式拉近与客人的距离;同时,民宿内陈列了许多乐器和艺术画作,有的客人会与我们探讨艺术家的作品,甚至一起玩音乐、听音乐,共同创造难忘的体验。


△ 雾观山·山野宿


● 美宿志:雾观山·山野宿如何丰富产品层次,优化顾客的体验感?
●  李丹玲:我们首先确定了产品层次的整体策略,通过“资源分级—服务增值—情感绑定”三重层次,将现有配套服务转化为系统化体验产品。这一策略既能支撑高定价逻辑,又能通过差异化体验形成竞争壁垒。关键在于让顾客感知到“每一分钱都花在独特记忆点上”。


首先,我们将下午茶从“附加项”升级为“文化载体”,推出“山野四季下午茶”系列,将下午茶与自然四季变化相结合,打造独特的文化体验。


△ 雾观山·山野宿


其次,我们对骑马活动进行路线分级,强化路线中的“故事性体验”。初级路线以安全拍照为导向,以亲子群体为目标,设置了45分钟的马场骑行。进阶路线则是山林探秘,在探秘期间,我们教练会给客人讲述本地的生态故事,深化客人对在地生活的认识。高端路线为牧场穿越,其中包含了野餐体验,让客人完完全全地将自己灵魂交付给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


再次,我们在活动的配套服务中强化“专业性与趣味性”。例如我们的“山间溯溪”,我们不仅对装备进行了升级,提供防水摄影包、GoPro等专业设备等专业设备,还考虑到了亲子群体,举办了平缓水域抓小鱼比赛,为参与比赛的孩子提供儿童捕网。


除此之外,我们还设计了探洞之旅,结合玩水、探秘等元素,打造深度体验。


△ 洽好三合


● 美宿志:雾观山·山野宿的定价较高,甚至高于南宁当地的国际连锁酒店南宁香格里拉。这样的定价包含了您的什么运营策略?在您看来,高定价对民宿经营来说有何利弊?
●  李丹玲:高定价策略有助于塑造“高端”“小众”的品牌形象,吸引特定客群(如高净值人群、追求独特体验的旅行者),从而与标准化酒店形成市场区隔。


然而,高定价必须建立在强化的“价值锚点”之上,民宿必须通过文化体验(如在地活动)、设计独特性(如建筑美学)或生态资源(如山野景观)来证明高价的合理性,而非单纯依赖“奢华”标签。高定价策略需要与独特体验、精细化服务及合规运营相结合,才有可能成为民宿的市场竞争优势;反之,则容易因“高价低质”失去市场。


民宿行业的核心在于“质价相符”,只有通过文化赋能与差异化服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 雾观山·山野宿



吸引更多人能走进山野

● 美宿志:在流量时代,新媒体对民宿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在宣传上,您下了哪些功夫?
●  李丹玲:在运营宣传上,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我们目前的宣传方式比较单一,都是通过自主拍摄图文及影像,发布在各个社交平台去传播,分享我们民宿理念及周边的旅行路线。


 

△ 雾观山·山野宿


● 美宿志:在您看来,当地政府为民宿发展提供了哪些设施的优惠政策?
●  李丹玲:民宿的发展离不开上林县文旅产业的整体发展。上林县是徐霞客游历过程中停留最久的地方,这里留下了他许多足迹。徐霞客作为中国古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其探索精神与自然观察方法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利用本土文化背景深化IP,是上林县文旅综合发展的核心。上林县是一个自然与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其山水、人文资源与《徐霞客游记》中的科考精神高度契合。民宿在当今时代已不仅仅是游客休憩的空间,更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窗口。上林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打造沉浸式研学场景,为游客提供深度体验。


△ 雾观山·山野宿


当前,亲子研学市场快速增长,家长注重“寓教于乐”和传统文化传承。这一项目正好填补了“历史+地理+户外实践”结合的空白。徐霞客的IP形象,如同当今时代的旅游博主,他在上林停留二十多天的经历,也与当下年轻人向往的“数字游民”生活方式不谋而合。


我们计划将亲子研学活动与徐霞客文化相结合,打造特色项目。以徐霞客为文化纽带,深度融合上林的自然与人文资源,通过“故事+任务+实践”的模式,让亲子家庭在行走中感受中华文明的科学精神与山河之美。同时,推广徐霞客IP及上林地域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研学品牌。


徐霞客文化应进一步融入上林人民的日常生活,让当地人了解徐霞客在上林的历史,并将其转化为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唤醒徐霞客精神,激发这片土地的人文活力,让从事各行各业的原住民成为文化推广的代言人,从而带动周边民宿、农特产消费,形成文旅联动效应。


△ 洽好三舍


● 美宿志:雾观山·山野宿的存在,对促进上林旅游业态的发展有何作用?
●  李丹玲:雾观山的团队较为年轻化,团队成员通过独特的拍摄方式制作了许多宣传影片。这些影片不仅展示了民宿的特色,还涵盖了上林丰富的旅游资源、游玩路线等内容。


在客人认识到上林的丰富旅游业态后,他们才可能会在这里驻足停留更长时间。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推广,让全国的朋友深入了解上林的人文与风景,进一步推动家乡旅游的发展。


△ 雾观山·山野宿



● 美宿志:雾观山·山野宿对未来有何规划?
●  李丹玲:雾观山分为"山野餐厅"及"山野宿"两个场景区域,因为上林的很多民宿受淡旺季及气温的影响比较大,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将更多有意思的产品内容,填充进场景设计,吸引更多人能走进山野,体验一场不一样的山居假期。


 


头条号
社会组织头条
介绍
推荐头条